隨著遭棄置遊戲概念(包括一款在長時間暫停遊戲後,主角會喪失記憶與能力的「遺忘遊戲」)的揭露,小島秀夫透露他已準備好一支USB隨身碟,內含未公開的遊戲構想,供其團隊在他身後延續開發。
據VGC報導,小島在與《Edge》雜誌訪談中分享這項發人深省的計劃,並反思疫情帶給他的視角轉變。「比起60歲這個年紀,COVID時期的經歷更影響我,」他坦言。「當我重病接受眼部手術時,死亡突然變得具體。我開始盤算:或許只剩十年能全心創作?」

這份存在主義的覺悟同時催生了新企劃與應變方案。「我已將USB隨身碟託付給助手——它本質上是我的創意遺囑,」小島解釋。「我畏懼的不是死亡本身,而是小島製作所在我離開後成為守成者而非開創者。」
近期與IGN的對談中,小島展現對即時機制的迷戀。除了分享廢棄概念(如《死亡擱淺2》原計畫為主角設計的鬍鬚生長機制——「諾曼·李杜斯的巨星形象值得維護」),他更提出三項突破性的時間構想:
1. 生命模擬器
一款讓玩家角色從嬰兒經歷至老年的遊戲,肉體衰退將與智慧累積形成拉扯。「20歲時奔跑速度達巔峰,60歲時戰略思維最強——但市場接受度仍是問題,」小島承認,儘管播客搭檔們極力推崇此概念。
2. 匠藝體驗
步調緩慢的製作模擬器,要求玩家以現實時間等待葡萄酒發酵或乳酪熟成,定位為冥想式長期互動。
3. 遺忘遊戲
他最挑釁的設計:角色在玩家暫停遊玩期間會認知退化,最終遺忘核心技能。「若擱置一週,你的主角連初衷都會忘記,」小島沈思。「你可能需要休假才能完整通關。」
小島製作所目前並行多項計畫:《死亡擱淺2》開發、A24製片公司(《媽的多重宇宙》團隊)操刀的電影改編、Xbox的《OD》,以及索尼多媒體企劃《Physint》。然而,1月的演員罷工事件延後了後兩者的進度更新,發行時程仍不明朗。